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 印度1947年獨立后,不僅繼承了英國殖民主義者侵占中國的部分領土 ,還進一步擴大占領范圍
。到1951年前后,印度軍隊先后侵占了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以北、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中段2000平方公里以及西段的巴里加斯,并企圖侵占西段的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印度政府還私自改畫地圖,把已占領和想占領的中印邊界東段
、中段
、西段的中國領土劃入印度版圖。 1959年以后,印度軍隊多次越過東段和西段雙方實際控制線,在中方一側設立據點,在西段中國領土上建立了個43個據點。與此同時,印度政府加緊進行進攻中國的準備和部署。中國政府多次提出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均遭印度政府拒絕。 1962年10月20日,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東段和西段,向中國發動了大規模全面進攻。當天,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反擊戰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國邊防部隊在東段收復了達旺地區被印軍占領的中國領土。在西段,中國邊防部隊拔除了43個印軍據點。10月24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停止沖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印度政府再次拒絕,并于26日宣布全國處于“緊急狀態”,成立“應付緊急情況內閣”,進行戰爭動員,繼續增兵。11月14日、16日,印度軍隊再次在中印邊境發起進攻,中國邊防部隊被迫實施了第二階段的反擊。在東段擊潰各路進犯之敵,并拔除印軍據點16處,一直追擊到傳統習慣線附近。在西段,中國邊防部隊收復了班公湖地區。 11月2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中國邊防部隊自翌日起在中印邊界全線主動;。12月1日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后撤,至1963年3月1日,全部撤出1959年11月7日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地區。中國邊防部隊還奉命將在反擊作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和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并于1963年5月26日前釋放了印軍全部被俘人員。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勝利,維護了國家尊嚴,提高了中國和中國軍隊在國際上的威信,并開創了勝利之師主動;、主動后撤、主動交還繳獲物資和俘虜人員的先例。 (張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