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國
國防體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領導機關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它一方面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軍事領導機關,另一方面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負責黨和國家的最高軍事決策和軍事指揮,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安全與發展需要,確定國家軍事戰略,領導和組織國防與軍隊建設;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統帥機關,其組成人員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國家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實施對全國武裝力量的領導,由主席、副主席、委員組成,實行主席負責制;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其他成員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根據主席提名決定;任期與每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相同。各級人民武裝委員會是群眾武裝建設的專門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研究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民兵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指示;根據上級地方黨委和軍事機關的批示,結合本地區情況,研究解決民兵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研究貫徹有關民兵動員和復轉、退伍人員安置工作的方針、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是國務院的軍事部門,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凡需由政府負責的軍事工作,經國務院作出相應決定后再通過國防部或以國防部的名義組織實施,并由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后勤部分別辦理。國防部在接受國務院領導的同時,也接受中央軍委的領導?倕⒅\部是中央軍委領導下負責組織武裝力量建設和作戰指揮的軍事領導機關?傉尾渴侵醒胲娢I導下負責軍隊政治工作的領導機關?偤笄诓渴侵醒胲娢I導下負責軍隊后勤工作的領導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武警是擔負國內安全保衛任務的武裝部隊;民兵是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后備力量。中國武裝力量的基本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
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相結合的兵役制度,F役士兵由義務兵和志愿兵組成,陸軍服役期限為3年,海、空軍服役期限為4年,其中陸軍可超期服役1~2年,海、空軍可超期服役1年。志愿兵包括軍士和軍士長,其服役期限為服滿5年現役后,從改為志愿兵之日起再服8~12年。軍官服役最高年齡分別為:排級30歲、連級35歲、營級40歲、團級45歲、師級50歲、軍級55歲、大軍區副職63歲、大軍區正職65歲。軍官軍銜為3等10級。將官分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分上尉、中尉、少尉。文職干部是軍隊編制定額內不授予軍銜的干部,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力量,是國家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由現役軍官改為文職干部的均保留軍籍。
中國軍情
·中央軍委主席· |

習近平
|
·中央軍委副主席· |
|

|

|
許其亮 張又俠 |
·中央軍委委員· |
魏鳳和 李作成 苗華 張升民 |
·軍兵種· |
中國陸軍 中國海軍 中國空軍 火箭軍 |
·五大戰區· |
東部戰區 南部戰區 西部戰區 北部戰區 中部戰區 |
·民兵預備役部隊· |
中國民兵 預備役部隊 |
·中國武裝警察部隊· |
內衛部隊 邊防部隊 消防部隊 水電部隊
黃金部隊 交通部隊 森林部隊 |
中國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陸軍是人民解放軍的主要軍種,是陸地作戰的主力,是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中歷史最久,在新中國建立前后的歷次作戰中發揮最出色的,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各種搶險救災中的中堅力量。
陸軍主要擔負陸地作戰任務,目前設置獨立的陸軍領導機關,領導機關職能由陸軍總部代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直接領導所屬陸軍部隊
陸軍由步兵、裝甲兵、炮兵、防空兵、陸軍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兵種及電子對抗兵、偵察兵、測繪兵等專業兵組成。步兵徒步或乘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實施機動和作戰,由山地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裝甲步兵)組成。裝甲兵(坦克兵)以坦克及其他裝甲車、保障車輛為基本裝備,遂行地面突擊任務。炮兵以各種壓制火炮、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導彈和戰役戰術導彈為基本裝備,遂行地面火力突擊任務。防空兵以高射炮、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為基本裝備,遂行對空作戰任務。陸軍航空兵裝備攻擊直升機、運輸直升機和其他專用直升機及輕型固定翼飛機,遂行空中機動和支援地面作戰任務。工程兵擔負工程保障任務,由工兵、舟橋、建筑、偽裝、野戰給水工程、工程維護等專業部(分)隊組成。防化兵擔負防化保障任務,由防化、噴火、發煙等部(分)隊組成。通信兵擔負軍事通信任務,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術保障、航空兵導航和軍郵勤務等專業部(分)隊組成。陸軍按其擔負的任務還劃分為野戰機動部隊、海防部隊、邊防部隊、警衛警備部隊等。野戰機動部隊的編制序列一般是:集團軍、師(旅)、團、營、連、排、班。海防部隊、邊防部隊和警衛警備部隊,根據擔負的作戰任務和地理條件,確定編組方式。
中國人民解放軍誕生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僅由陸軍組成。它經歷了中國工農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等階段,在1946年10月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十年土地革命戰爭以后,繼續了八年抗日戰爭,四年解放戰爭,戰勝強大的國內外敵人,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現陸軍主要由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炮兵(地面炮兵、高射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通訊兵、防化兵和偵察、電子對抗、汽車、測繪、氣象等專業部隊組成。
陸軍的編制序列為軍種總部,集團軍、師、旅、團、營、連、排、班。
測繪兵
1950年5月11日,中央軍委決定,測繪兵領導機關在北京正式成立。從此,測繪兵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出現在人民解放軍序列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斗,至20世紀末,人民解放軍測繪部隊已建立起了完整的軍事測繪體系,擁有生產、科研、教育、訓練、技術裝備、測勤保障等方面雄厚的力量;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坐標系與高程系;建立了國家天文大地控制網、重力控制網和高精度空間網。測繪部隊廣泛運用衛星定位、遙感測量、數字地圖和軍事地理信息系統等高新技術,軍事測繪整體水平和作戰測繪保障能力顯著提高。
抗洪搶險專業應急部隊
抗洪搶險專業應急部隊是我軍承擔抗洪搶險任務的重要突擊力量,具有組織嚴密、技術過硬、反應迅速、突擊力強的優勢,在搶險救災中發揮著打頭陣、當骨干的特殊作用。
至2002年5月,沈陽軍區某集團軍工兵團等19支工程兵部隊被解放軍總參謀部確定為抗洪搶險專業應急部隊,擔負著全國長江、黃河、淮河、海河、松花江遼河、珠江、閩江等7大流域、9條江河和兩大湖泊的抗洪搶險任務。在抗洪搶險中,它們將主要運用專業技術和裝備器材,完成危工險段堤防的險情探查、護坡搶險、封堵決口以及水上救護、爆破分洪等急、難、險、重任務。參加抗洪搶險時,他們將統一佩戴由“鉤鎬與船槳”和“KHYJ”字母組成的紅色臂章。
自1998年30萬解放軍官兵和人民群眾一起以血肉之軀戰勝了特大洪水之后,總參謀部就決定,在工程兵部隊的基礎上,打造一支具備抗洪專業技能的力量,改變往日的人海戰術。2000年,總參謀部確定一批工兵和舟橋專業部隊為抗洪搶險專業應急部隊。確定抗洪搶險專業應急部隊在我軍歷史上尚屬首次。這批抗洪搶險專業應急部隊,是總部在不增加編制員額、不改變原有戰備訓練任務、不改變現行領導指揮關系的前提下確定的。這些部隊在今后的訓練中,將增加抗洪搶險專業技術訓練內容和綜合演練,力求經過5至10年的努力,將這19支工程兵部隊建設成為裝備精良、技術先進、訓練有素、專業嫻熟、反應快速、搶險救災能力強,既能進行各種作戰工程保障,又能完成抗洪搶險任務的專業應急突擊力量。作為人民解放軍非戰爭行動訓練的主要內容之一,抗洪搶險已正式被列入自2002年起全面實施的我軍新一代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海軍是人民解放軍中以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為主體,其主要任務是獨立或協同陸軍、空軍防御敵人從海上的入侵,保衛領海主權,維護海洋權益。海軍是海上作戰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中、空中作戰的能力。
海軍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空兵、岸防兵和陸戰隊等兵種及專業部(分)隊組成。海軍下轄北海、東海、南海三個艦隊和海軍航空兵部。艦隊下轄基地、水警區、艦艇支隊、艦艇大隊等。潛艇部隊編有常規動力潛艇部隊和核動力潛艇部隊,具有水下攻擊和一定的核反擊能力。擔負戰略核反擊任務的核動力潛艇部隊,直接由中央軍委指揮。水面艦艇部隊編有戰斗艦艇部隊和勤務艦船部隊,具有在海上進行反艦、反潛、防空、水雷戰和對岸攻擊等作戰能力。海軍航空兵編有轟炸航空兵、殲擊轟炸航空兵、強擊航空兵、殲擊航空兵、反潛航空兵、偵察航空兵部隊和警戒、電子對抗、運輸、救護、空中加油等保障部(分)隊,具有偵察、警戒、反艦、反潛、防空等作戰能力,其編制序列為:航空兵部,艦隊航空兵,航空兵師、團。海軍岸防兵編有岸艦導彈部隊和海岸炮兵部隊,具有海岸防御作戰能力。海軍陸戰隊編有陸戰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及偵察、防化、通信等部(分)隊,是實施兩棲作戰的快速突擊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在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1949年3月24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熱烈慶!爸貞c”號巡洋艦官兵起義,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奉中央軍委命令,到達江蘇省泰縣白馬廟鄉,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接受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組建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白馬廟鄉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人民海軍從此誕生。1989年3月,中央軍委批準確定1949年4月23日為人民海軍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軍領導機關在北京成立,這是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和指揮的海軍部隊最高領導機關,肖勁光任司令員,劉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為副司令員,羅舜初為參謀長,后相繼組建了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1953年2月,毛澤東主席視察海軍艦艇部隊,為5艘艦艇寫下了5張同樣的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50年來,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人民海軍不斷發展壯大。陸續組建了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五大兵種體系。
海軍水面艦艇兵力包括驅逐艦、護衛艦、導彈艇、魚雷艇和各種勤務艦船等。海軍潛艇兵力包括常規動力潛艇、核潛艇等。海軍航空兵作為重點發展的兵力之一,至1955年底,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為主的?兆鲬鸱烙w系。海軍岸防部隊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參加沿岸防御作戰的兵種。海軍陸戰隊是擔負登陸作戰任務的兵種,成為海軍第五個兵種。此外,海軍還陸續組建了各種專業勤務部隊,包括觀察、偵察、通信、工程、航海保障、水文氣象、防險救生、防化、后勤供應和裝備修理等部隊,其任務是保障海軍各兵力順利進行戰斗活動。
從1978年開始,人民海軍進入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科學地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及其發展趨勢,領導我軍建設完成了戰略性的轉變。鄧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斗能力的海軍”,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海軍建設的根本要求。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新形勢下的海軍建設與發展更予以高度重視,號召要“建設祖國的海上長城”。1955年10月,軍委主席江澤民等軍委領導集體視察海軍部隊、觀看海上演習并作重要指示,進一步為新時期的海軍建設指明了方向,使海軍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首先,在武器裝備建設方面有了長足發展。以新型驅逐艦、新型潛艇、新型戰斗機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備,以及與其相配套的新型導彈、魚雷、艦炮,電子戰裝備等武器系統陸續交付使用,F在,人民海軍已擁有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導彈護衛艇、導彈快艇、獵潛艇、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等主戰艦艇,質量不斷提高。海軍航空兵現已裝備了轟炸機、巡邏機、電子干擾機、水上飛機、運輸機等勤務飛機。海防導彈形成系列,不僅有岸對艦導彈、艦對艦導彈,還有艦對空導彈、空對艦導彈、空對空導彈等。
其次,在后勤保障方面已初步形成現代化保障體系。目前,已建成一批“軍港城”、“機場網”、“倉庫群”。完成了潛艇基地、水面艦艇基地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駐香港艦艇大隊后方基地等一批重點建設工程。海軍后勤部隊擁有的大型油水船、測量船、打撈救生船、運輸船、拖船、醫院船等多種勤務艦船的噸位比20世紀70年代增加了2倍。
再次,科研成果大量應用于裝備建設中。改革開放后,海軍積極利用國內的先進科技成果和有選擇地引進國外新技術,對現役裝備加以改進,提高研制裝備的起點,取得科研成果8000多項。這些科研成果被應用到裝備建設當中,實現了直升機上艦、電子戰上艦、新型艦炮上艦、戰術軟件上艦、深水炸彈反潛武器系統化、艦艦導彈超視距、魚雷加裝智能頭、護衛艦全封閉等幾十項關鍵技術的突破,海軍裝備的戰斗力水平成倍增長。
同時,人民海軍在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和支持國家海洋事業發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為了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海軍先后出動艦船20多萬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搶險救災、護漁護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運輸和海洋工程建設、進行海洋測量和海洋大氣觀測、建設無線電導航系統和其他各種助航標志等任務,為國家海上交通、海洋開發建設事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近20多年來,人民海軍還參加搶險救災12000多次,援救人員6萬多人次,救助國內外遇險船只7600多艘。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
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國土防空,保衛國家領空和重要目標的空中安全;組織相對獨立的空中進攻作戰;在聯合戰役中,獨立或協同陸軍、海軍和第二炮兵作戰,抗擊敵人從空中入侵,或從空中對敵實施打擊?哲妼嵭锌辗篮弦坏捏w制,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空降兵以及通信、雷達、電子對抗、防化、技術偵察等專業部(分)隊組成。
航空兵由殲擊、強擊、轟炸、偵察、運輸航空兵及保障部(分)隊組成,通常按師、團、大隊、中隊體制編成。航空兵師一般下轄2個至3個航空兵團和駐地場站,航空兵團是基本戰術單位。由于武器裝備和擔負的任務不同,各類航空兵團編制飛機數量,通常在20架至40架之間不等;飛機和飛行員(機組)之比,通常是1:1.2。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通常按師(旅)、團、營、連體制編成?战当窜、師、團、營、連體制編成。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是同新中國一起誕生的。新中國成立前夕,解放軍擔負防空作戰任務的部隊只有1個飛行中隊和8個野戰高射炮團。1949年3月,為統一領導全國的航空工作,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軍委航空局,隸屬于軍委作戰部。1949年7月,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正式決定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7月6日,中央軍委決定設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10月25日中央軍委正式任命劉亞樓為空軍司令員,肖華為空軍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為空軍參謀長。11月11日,中央軍委致電各軍區、各野戰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現已宣布成立,原軍委航空局著即取消。以后把11月11日定為人民空軍成立日。
空軍領導機關組成后,隨即從陸軍調來整師整團的部隊組成空軍部隊,首先開始創辦航校。從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以從陸軍調來的建制部隊、優秀指揮員和原東北航校的人員為骨干,吸收了一批知識分子和原國民黨航空技術人員參加,新辦起了第一批共6所航校,加緊培訓航空學員。1950年6月,以航校第一期速成班畢業學員為主,組建了由殲擊、轟炸、強擊、偵察、運輸等航空兵師、團和新的航空院校,并以各大軍區航空處為基礎,成立了各軍區空軍領導機關。于是人民空軍在短期內,就成為一支組織嚴密,富有戰斗力的新軍種。
人民空軍成立幾十年來,在黨中央三代領導集體的領導和關心下,走過了光輝的發展歷程,已經發展成為一支以航空兵部隊為主體,包括高炮、地空導彈、空降兵等作戰部隊,以及雷達、通信等保障部隊合成的軍種。航空兵已經具備了一定水平的遠程作戰、高速機動、猛烈突擊和對空防御能力,整體戰斗力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地面部隊諸兵種也日趨現代化,空降兵具備了隨時能走、到處能降、降即能打的全方位作戰能力;雷達情報網已基本覆蓋全國領空;通信、氣象保障現代化程度和保障能力逐年提高;地面防空部隊實現了導彈營、高炮連指揮自動化。
在幾十年的歷程中,人民空軍把科技強軍作為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提出:向科學技術要戰斗力,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空軍現代化建設。廣大科研人員和空軍官兵圍繞航空、導彈、雷達、氣象、通訊、導航、指揮自動化、遙測遙控等科研項目,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革新活動,取得豐碩成果。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空軍新型武器裝備研制獲得重大突破。一批批新型飛機、地空導彈、地面雷達和自動化作戰指揮系統等陸續裝備部隊;自行研制成功的擁有低、中、高空、超低空、大機動、核取樣等多種型號的無人靶機,為空軍眾多的退役飛機找到了出路,令世界航空界所矚目;新研制的激光、電子、紅外線模擬器及“三維飛行模擬器”等使飛行模擬訓練從機電模擬發展到激光、電子計算機模擬,從技術模擬發展到戰術、戰役模擬,大大降低了訓練消耗,提高了訓練質量;航空維修的科學檢測水平也已走向世界。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原戰略導彈部隊,第二炮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前身第二炮兵,成立于 1966年7月1日,由毛澤東主席批準,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始終由中央軍委直接掌握,是中國實施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 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這支掌握著“大國利劍”的神秘部隊從誕生伊始便肩負著保障中華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可以說,對于潛在的敵對勢 力而言,“二炮”堪比古希臘神話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震懾敵人的最有力殺手锏。
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由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和第二炮兵一個獨立兵種組成,“二炮”雖然與陸?杖娡瑸檎筌妳^級,但是相比陸?杖姷能姺N身份,“二炮”的兵種身份還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作為直屬中央軍委掌控 的戰略部隊,“二炮”除了身穿陸軍制服外,實際上和陸軍集團軍沒有關聯,之所以使用“二炮”的名稱,主要是成立之初考慮到保密等問題的需要。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第二炮兵,簡稱“二炮”),由地地戰略核導彈部隊、戰役戰術常規導彈部隊及相應保障部(分)隊組成,是一支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的戰略性兵種,F已初步形成核常兼備、射程銜接、威力和效能明顯增強的武器裝備體系,具備精確、機動、全天候的戰略反擊本領。
第二炮兵是伴隨著我國“兩彈一星”成功的步伐而誕生的。1956年,中共中央做出了研制“兩彈一星”的重大戰略決策;1957年,負責培訓戰略導彈部隊指揮干部和技術干部的“炮兵教導大隊”在國防部第五研究所正式組建;1959年,中國第一支戰略導彈部隊“地地導彈營”成立,這是我國戰略導彈部隊的雛形,被周恩來總理稱為“東風第一枝”,同時,“西安炮兵學!遍_始為戰略導彈部隊培養高技術人才;1960年,我國仿制的第一種地地導彈“東風一號”試驗發射成功,標志著戰略導彈部隊戰斗力基本形成!
1966年7月1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宣告第二炮兵正式成立。第二炮兵的名字是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的,后來它被世人稱作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同年7月4日,中央軍委下達毛澤東主席簽發的任命書——任命向守志為第二炮兵司令員,李天煥為政委。同年10月,戰略導彈部隊用我國自行研制的地地導彈“東風二號”,成功地完成了導彈與核武器結合試驗,結束了我國“有槍無彈”的歷史,我國導彈核力量由此形成。
20世紀70年代中期,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組織了規模宏大的導彈團遠距離機動作戰實彈發射演習。1978年以后,第二炮兵進入了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任務的新時期。1980年,我國在太平洋海域成功進行了洲際運載火箭的全程飛行試驗;隨后,第二炮兵使用導彈武器進行了首次戰役合成訓練演習;1984年,二炮開始擔負戰備值班任務;同年10月1日,第二炮兵第一次公開接受檢閱。進入20世紀90年代,根據世界戰略形勢的發展變化,中央軍委果斷決策在第二炮兵組建地地常規導彈部隊。
1996年3月,第二炮兵接受了中央軍委賦予的向東南海域進行導彈發射的訓練任務。這是二炮首次公開展示其戰斗力。
1999年8月2日,新華社莊嚴向世界宣布,中國在本國境內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新型遠程地地導彈發射試驗。這是中國戰略導彈部隊邁向現代化、實現質量建設的重要標志。
1999年10月1日,當第二炮兵受閱方隊再次走過國慶五十周年的天安門時,人們發現,中國的戰略導彈家族變大了,導彈的個頭變小了。這一變化,標志著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現代化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的進展。
近年來,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取得了近千項科技成果!皩椬詣踊瘻y試系統”的研制成功,使部隊測探技術一步跨入世界先進行例;“導彈控制系統”、“電子化指揮系統”、“通用文電處理系統”等重要系列成果,填補了不同型號導彈旅固定和機動作戰電子化指揮的空白。在氣象、測地、防化、后勤保障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成果,這些成果有90%以上得到推廣應用。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武器裝備初步形成固體與液體并存,核導彈與常規導彈兼有,近程、中程、遠程和洲際導彈齊備的武器系列。
二炮部隊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主要表現在(2002年資料):多次參加戰役演習、實彈發射等重大任務,均取得優異成績;國防工程建設合格率100%,創造二炮工程建設新紀錄;作戰保障體制進一步優化,手段日趨完善;作戰理論研究成果豐碩,形成了比較系統、配套實用的作戰理論和戰法體系;部隊訓練改革深入扎實,群眾性科技練兵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一批旅團級單位跨入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初步形成了多種型號導彈武器裝備系列;部隊快速機動能力和準確打擊目標能力迅速提高,整體作戰能力明顯增強。
伴隨著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全部隊初步形成了專業門類齊全、保障能力較強、發揮作用明顯、具有相當規模、與現代化武器裝備相適應的導彈專業人才隊伍。據統計,二炮干部隊伍大專以上學歷占82%,科技干部占干部總數的一半以上。
2015年12月31日,中央軍委舉行儀式,將第二炮兵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并授予軍旗,第二炮兵也由原來的戰略性獨立兵種,上升為獨立軍種。 從“二炮”到“火箭軍”,這反映了中國核力量的發展歷程。
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領導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八一大樓隆重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授予軍旗并致訓詞。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同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武裝力量。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組建于1982年6月19日,由內衛部隊和黃金、森林、水電、交通部隊組成,列入武警序列的還有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內衛部隊由各總隊和機動師組成。武警部隊根據人民解放軍的建軍思想、宗旨、原則,按照其條令、條例和有關規章制度,結合武警部隊特點進行建設,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享受人民解放軍的同等待遇。武警部隊的基本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衛國家重要目標,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戰時協助人民解放軍進行防衛作戰。
武警部隊由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實行統一領導管理與分級指揮相結合的體制,設總部、總隊(師)、支隊(團)三級領導機關。武警總部是武警部隊的領導指揮機關,領導管理武警內衛部隊和黃金、森林、水電、交通部隊。在中國各級行政區劃內,省級設武警總隊,地區級設武警支隊,縣級設武警中隊。在執行公安任務和相關業務建設方面,武警部隊接受同級公安部門的領導和指揮。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設在北京,各。ㄊ、區)設有武警總隊(師級),各地(市、州、盟)設有武警支隊(團級),各縣(市)設有武警大隊(營級)或中隊(連級)。
和平時期,武警部隊主要擔負固定目標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反恐怖任務,并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固定目標執勤,主要是擔負警衛、守衛、守護、看押、看守和巡邏等勤務。具體負責國家列名警衛對象和來訪重要外賓,省級以上黨政領導機關和各國駐華使、領館,國際性、全國性重要會議和大型文體活動現場的安全警衛;對監獄和看守所實施外圍武裝警戒;對重要機場、電臺和國家經濟、國防建設等重要部門的機密要害單位或要害部位實施武裝防守保衛;對鐵路主要干線上的重要橋梁、隧道和特定的大型公路橋梁實施武裝防守保護;對國家規定的大中城市或特定地區實施武裝巡查警戒。處置突發事件,主要是對突然發生的危害國家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違法事件依法實施處置,包括處置叛亂事件、騷亂及暴亂事件、群體性治安、械斗事件等。反恐怖,主要是反襲擊、反劫持、反爆炸。支援國家經濟建設,主要有黃金地質勘察、森林防火滅火,參加國家能源、交通重點項目建設,遇有嚴重災害時,參加搶險救災!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其前身為人民邊防武裝警察部隊。建國初期,國家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各級人民公安機關及公安武裝,以后其名稱和領導體制幾經變化。1951年,中央軍委曾決定將全國內衛邊防、地方公安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由中央軍委管轄。1957年,中共中央決定將“公安軍”更名為“中國人民公安部隊”。1958年,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公安部隊改編為人民武裝警察。1963年,中共中央批準羅瑞卿所作的《關于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改名為公安部隊問題的報告》。改名后,其建制屬公安部,由中央軍委和公安部雙重領導。1979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轉烏蘭夫在全國邊防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其中指出,要把現行的義務兵役制與地方職業民警制兩種體制統一起來,一律實行義務兵和志愿兵相結合的體制,組成一支統一的邊防武裝警察隊伍。此后,人民邊防武裝警察即按人民解放軍的條令、條例進行建設。
1982年6月19日,根據《中共中央批轉公安部黨組〈關于人民武裝警察管理體制問題的請示報告〉的通知》精神,中國人民解放軍擔負地方內衛任務及內衛值勤的部隊移交公安部門,同公安部門原來實行義務兵役制的邊防、消防等警種統一起來,重新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來根據形勢需要,將交通、水電、黃金三支基建部隊一并編為武警系列)。1983年4月,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在北京成立,李剛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首任司令員,公安部部長趙蒼璧兼任首任政治委員。
中國臺灣省
軍 費 比 例
年度 |
國內生產總值(億美元) |
軍費開支(億美元) |
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百分比(%) |
1992 |
2041 |
100 |
4.90 |
1993 |
2260 |
119.4 |
5.28 |
1994 |
2420 |
112.7 |
4.66 |
1995 |
2620 |
131 |
5.00 |
1996 |
- |
136* |
- |
1997 |
- |
108* |
- |
*
表示國防預算。 總兵力約37.6萬人(現役)。 陸軍約24萬人。主要編成為: 陸軍總司令部:3個軍團部(第6軍團部1個,第8軍團部1個,第10軍團部1個);4個防衛部(金門防衛部1個,馬祖防衛部1個,澎湖防衛部1個,花東防衛部1個);4個指揮部(空降特戰司令部1個,防空導彈指揮部1個,莒光指揮部1個,東引指揮部1個);12個師(步兵師10個,機械化師2個);13個旅/群(獨立裝甲旅6個,空降旅2個,防空導彈群2個,陸軍航空兵群2個,坦克群1個);陸軍航空兵中隊6個。陸軍預備役編成為7個輕裝步兵師。 海軍6.8萬人。主要編成為: 海軍總司令部:3個海軍區;東海岸艦隊;8個艇隊(潛水艦隊1個,戰斗艇隊7個);海軍航空兵轄1個海上巡邏機中隊和若干個反潛直升機中隊;海軍陸戰隊轄2個陸戰師和若干支援部隊,3萬人;岸防部隊轄1個岸對艦導彈營。 空軍6.8萬人。主要編成為: 空軍總司令部:8個飛行聯隊;22個飛行中隊(戰斗機中隊13個,運輸機中隊7個,偵察機中隊1個,搜索與救援直升機中隊1個)。預備役約166萬人:陸軍預備役150萬人,海軍預備役3.25萬人,海軍陸戰隊預備役3.5萬人,空軍預備役9萬人。 陸軍武器裝備:坦克和裝甲車輛2700余輛。 1.
坦克1530余輛。①主戰坦克630余輛:M60A3型80輛,M48A5型100輛,M48H型"勇虎"式450輛。②輕型坦克905輛:M-24型230輛,M-42型(含T-64型)675輛。 2.裝甲車輛1170余輛。①步兵戰車225輛:M113型。②裝甲輸送車950輛:M113型650輛,美制V-150型"突擊隊員"式300輛。 火炮3510余門: 1.
榴彈炮1375門:105毫米美制M108型(自行式)100門,美制M101型(T-64型)650門,155毫米T-69型(自行式)45門,M-59型90門,美制M109A2型(自行式)110門,美制M114型(T-65型)250門,203毫米美制M110型(自行式)60門,美制M115型70門。 2.多管火箭炮約150門:117毫米"工蜂"-6式(45管自行式),125毫米"工蜂"-3式和"工蜂"-4式(40管牽引式)。 3.
迫擊炮1000門以上:80毫米M-29型(部分自行式),107毫米M-30型等。 4.
無坐力炮500門以上:75毫米M-20型、90毫米M-67型、106毫米T-51型和美制M40A1型。 5.
高射炮490余門:40毫米M-1型,M-42型(自行式);90毫米M-2型。 導彈: 1.
反坦克導彈發射具約1000部:"昆吾"式,美制"陶"式。 2.
防空導彈發射裝置142部以上(防空導彈2000余枚):美制"小桷樹"式2部,美制" 奈基"式40部,美制"霍克"式100部,"天弓"-1型和"天弓"-2型若干部。 陸航飛機約230架。 海軍武器裝備:水面艦艇約600艘。 1、水面作戰艦艇92艘:導彈驅逐艦19艘;導彈護衛艦5艘;護衛艦15艘;導彈艇53艘。 2、兩棲戰及掃布雷艦艇約440艘:其中掃雷艇16艘;兩棲指揮艦1艘;坦克登陸艇14艘;中型登陸艇5艘;通用登陸艇22艘;車輛與人員登陸艇120艘;機械化登陸艇260艘。 3、其他艦船65艘。`航海飛機63架。 海軍陸戰隊裝備:兩棲裝甲輸送車若干輛;牽引火炮若干門;無坐力炮若干門。 空軍武器裝備:空軍各型飛機約650架。作戰飛機430架。其中戰斗轟炸機50架:F-104型。戰斗機317架:IDF"經國"號42架,F-5型275架。戰斗偵察機6架:RF-104G型。戰斗教練機59架:AT-3型。支援保障飛機約220架。導彈;空對地(艦)導彈若干枚。全部為美制AGM-65A型"幼畜"式?諏諏椚舾擅叮篈IM-4D型"獵鷹"式,AIM-9型"響尾蛇"式,以色列制"蜻蜓"式,"天劍"-2型。 準軍事部隊武器裝備:各型巡邏艇50余艘。 |